【陕西传媒网】西安交大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!bob客户端下载
bob客户端下载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,61年前,胸怀爱国之志的一群人,坚决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,自此扎根黄土地,开启了一个建设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学的风云甲子。
近日,习总对西安交通大学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。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,习总再次为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们点赞。
连日来,习总重要指示在西安交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。回首激昂着爱国深情与奋斗热血的历史画卷,大家表示bob客户端下载,要牢记并传承“胸怀大局、无私奉献、弘扬传统、艰苦创业”的西迁精神,继续为新时代作出新贡献。
1956年,正值青春年华的胡奈赛正是手持这样一张乘车证,登上了从上海开往大西北的列车。“当时我很高兴,虽说是去陌生的西北,但国家培养了我们,让去哪里就应该去哪里!”
这是1956年交大师生西迁时所使用的乘车证,正面印有“向科学进军,建设大西北!”的字样(资料照片)。新华社发
当时,党中央、国务院从国内外形势和新中国高等教育、工业建设布局等方面考虑,作出了交通大学迁往西安的决定。从繁华的沿海都市前往落后的西北内陆,充分了解西迁的意义后,交大师生义无反顾背起行囊,一路向西。
上世纪50年代的西安,发展水平与繁华的上海判若云泥:学校处在田野之中,马路不平、电灯不亮,晴天扬灰路,雨天水和泥,夏无大树遮阳,冬无暖气御寒。由于车身蒙尘太厚,第一次到西安的学生走出火车站,甚至认不出近在咫尺的公交车。
“西安气候干燥,刚来时我鼻子出血半年多,吃馒头就像吃药一样不习惯。”1957年从浙江绍兴考入西安交大的陶文铨院士说,由于当时多数师生是南方人,对北方的饮食、气候等很不适应。
但数以千计的交大人没有退缩。至1956年9月,包括815名教职工、3900余名学生在内的6000多名交大人汇聚古都西安,经紧锣密鼓建设而成的新校园也从一片麦田中拔地而起。
当时最年轻的教授,能源动力科学家陈学俊将上海的房产交公,举家西迁,因为“既然去西安扎根,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,钱是身外之物,不值得去计较”。
“党让我们去哪里,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!”给习总写信的15位老教授之一、如今84岁高龄的西安交大材料学院退休教师胡奈赛忆起当年,仍是满怀。
“为了祖国,为了党,决不吝惜自己的一切力量。我们誓用勤劳而智慧的双手,从祖国的边疆到边疆,自滚滚的黄河到宽阔的长江,掀起一个震撼世界的建设海洋!”
61年斗转星移。始终秉承爱党、爱国、爱人民的高尚情怀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,是一代代交大人不变的底色。西迁精神在薪火相传中历久弥新。
自从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部分西迁以来,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怀揣着“胸怀大局、无私奉献、弘扬传统、艰苦创业”的西迁精神,在曾经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甘于寂寞、乐于奉献bob客户端下载,用、热血和青春芳华,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。这是西迁后的交大校园一角(资料照片)。 新华社发
管晓宏,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,2017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。1995年,公派留学归国的他面对母校清华大学及多所东部高校伸出的橄榄枝,毅然选择回到当时生活和科研条件仍较为落后的原单位西安交大,从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。
“我所在的系统工程研究所,领导和老教师大部分都是西迁来的。胡保生、万百五等老教授严谨、勤奋的治学态度对我影响很深。”管晓宏说,西迁精神首要是胸怀大局,自己选择回来也是受老先生们的感染。
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陶文铨院士在西安扎根60余载,桃李满天下。令他深感骄傲的是,自己培养的100多名硕士、博士生如今大多数在国内工作,为国家建设建功立业。
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何茂刚说,上世纪90年代初,在下海潮和出国潮的冲击下,学院一度只剩下十余名教师。陶文铨先生践行西迁精神,带领大家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谷底。如今,学院41名教师中有3名院士,“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”学科实力居全国前列。
“这两年,学院先后有十余名教师和博士生赴云南施甸、陕西平利等地挂职扶贫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永远是学者责无旁贷的使命。”何茂刚说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交大西迁时,从南方引入、遍植于校园的各类苗木,如今大多已叶茂参天,见证着学校的发展历程。
西迁61年来,西安交大累计为国育才25万多人,培养出的33名院士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。2017年9月,西安交大入选国家一流大学A类建设名单,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西安交大深度融入国家建设发展。2015年面向海内外高校发起成立“新丝绸之路大盟”,拓展科教人文交流的“朋友圈”。正在建设中的“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”,将在未来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。
俯瞰西安交通大学校园(2015年11月25日摄)。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,61年前,胸怀爱国之志的一群人,坚决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,自此扎根黄土地,开启了一个建设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学的风云甲子(资料照片)。新华社发(邢鹏摄)
党的十九大召开,让西安交大的师生们倍感振奋。史维祥等15位交大西迁老教授难掩激动,决心给习总写一封信,汇报他们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学校西迁以来的发展成绩,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。
“总的重要指示不仅是对交大西迁精神的肯定,也体现出对全国知识分子的关心关怀,总惦记着为党和国家作出过贡献的人。”陶文铨说,作为知识分子,应当牢记习总要求,胸怀大局,以爱国、奋斗为使命,为祖国奉献一生。
习总的嘱托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说,西安交大将永远把党和国家的发展作为奋斗指南,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作出交大特有的贡献。
“西迁的历史与精神是老一辈交大人的,更是新一代交大人的。”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生陈冰清说,新时代赋予西迁精神新的内涵,每个交大人都应勇做西迁精神的新传人,让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根植心中,融于血液,指引前行。
西安交大张迈曾说,学校将弘扬光荣传统、秉持民族复兴担当,紧跟时代步伐、当好新传人,明确办学定位、实践新要求,加快建设“双一流”、实现新目标,全力推进改革发展事业,不负习总的关怀和期望。(记者 许祖华 陈晨 胡浩 姚友明)
自从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部分西迁以来,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怀揣着“胸怀大局、无私奉献、弘扬传统、艰苦创业”的西迁精神,在曾经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甘于寂寞、乐于奉献,用、热血和青春芳华,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。
北风吹过曾在申城沐浴过春光的梧桐,瑞雪伴着雁塔晨钟落在兴庆湖畔。日前,新华社记者走进西安交通大学校园,拾阶而上,寻踪问贤。交大人锐意进取、勇担使命的壮丽报国画卷,从脚下这片黄土地上缓缓地铺陈开来。
经历20世纪50年代交大西迁的部分师生行走在西安交大校园内(2015年11月19日摄)。新华社发(王晓凯摄)
时光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,新中国工业建设方兴未艾,开发和建设大西北成为国家的战略需求。1956年盛夏的一天,上海徐家汇火车站,1000多名交大师生背负行囊,心潮澎湃地与送行的人群道别。“向科学进军,建设大西北”,乘车证上清晰的一行字,承载着一代人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。
“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快20岁了,通过对比、鉴别,我们都认为中国党是伟大的,人民政府是信得过的,我早已把人生都托付给党。”迁校时担任材料力学教研室教师的陈瀚教授说,“党需要我们去哪里,我们就去哪里!越是艰苦的地方,我们就越要去!”
当时已年过花甲的“中国电机之父”钟兆琳,不顾领导提出的留在上海照顾家庭的关照,只身一人踏上了首批迁陕的专列。我国热工先驱陈大燮携夫人一同西迁bob客户端下载,他在西安新校慷慨激昂地说:“我首先要为西安的学生上好课。”青年教授陈学俊,携妻带子全家离沪西迁,把位于上海繁华地段的房产交公,一走就是一辈子。
西迁前,学生张进喜发表在校刊上的一首题为《到西北去》的诗歌,体现了那个年代交大莘莘学子的报国热情。“西北的人们朝夕盼望,西安的伙伴已伸出了友谊的手,我的心啊,你插上翅膀吧,刷刷地掠过滚滚的长江,飞到西北的黄土高原,告诉那里的人们,我们就要来到。”
84岁高龄的西安交大退休教师胡奈赛说,当年西迁的专列上,师生们情绪饱满,嘴里不时哼唱着欢快的歌。那时大家都觉得,未来生活充满阳光。
“大树西迁”,相关仪器设备的拆卸和装箱搬运是个浩大的工程,据统计,前后共计有200多节火车车厢的物资从上海运往西安,因为后勤人员工作认真负责,所以如此大的工作量下所运物件竟无一损伤,甚至连职工托运的筷子都没丢一根。考虑到陕沪两地当时悬殊的生活条件,上海方面还要求理发店、印刷厂等后勤部门一起跟着学校西迁。
为保证交大1956年秋能在西安顺利开学,2500名参加施工的工人过春节也仅仅休息了3天,最终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11万平方米的新建校舍施工任务。“当年放弃个人生活优厚待遇的教授和先生们是英雄,为交大迁校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们更是英雄。”迁校时正值青春年华的卢烈英教授说。
卢烈英介绍,西安市政府当年为照顾南方师生饮食习惯,在物质匮乏的年月保证向学校供给大米,如今回想起这段往事,依旧让人动容。“还有次我到西安东郊一家商店买东西,店员听说我是交大老师,就像接待外宾一样。”他说。
迁校初期,百业待兴。“道路不平、电话不灵、电灯不明”,野兔地上跑,半夜甚至能听到狼嚎。教职工群体没有抱怨和懈怠,忘我工作、苦干实业,积极迅速投身到新校的建设中去。中国西北一片广袤而荒凉的原野上,一座科学殿堂逐渐有了模样。
创办工程力学专业的朱城除了吃饭睡觉,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新专业的创办与发展上。授课之余,他不仅要与时间赛跑编写讲义教材《材料力学》,还要抽出时间去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。在艰苦的环境下长期超负荷工作,让他最终在38岁时英年早逝,成为交大主体西迁后身殉事业的第一人。
几乎同时,计算机专业也在于怡元、郑守淇以及鲍家元等人的带动下创建起来。鲍家元回忆说,他1954年进入交通大学学习,1957年就提前毕业,随即被派往素有中国计算机行业“黄埔军校”之称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第二期培训班学习,其间在北京还参与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工作。
1958年回到西安后,鲍家元开始在交大的计算机教研室工作。大家废寝忘食,一面拿着讲义上课,一面还要编写教材。由于计算机领域发展很快,当时美国甚至苏联都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,因此半路出家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鲍家元说:“我们无人依靠,只能靠拼命,只能靠自己!”
当交大计算机教研室集体智慧的结晶、中国人自己编写并最早正式出版的计算机原理教材之一——《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》于1961年出版时,大家从教研室“110”的代号中受到启发,将教材作者定名为“姚林”。
西安交大朴实而严谨的学风,一直被后人看作宝贵的精神财富。比如已故教授乐兑谦,在其专著《齿轮刀具》中的几百个公式,据说他几乎都一一推导过,也都用丰富的实例计算校验过。至今相关工厂有技术人员进厂,这本书还是必读书目。
曾任西安交大焊接研究所主任的戚继皋说,偌大的两层实验室,走线和仪器装配全部由教职工自己完成,由于条件艰苦,学生实验的好多仪器都是工作人员临时做出来的。
化工学院教授刘芙蓉介绍道,每天除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,迁校后不久来西安交大上学的学生们还要给老图书馆打地基,并帮助西安兴庆公园挖掘兴庆湖,甚至还去河南三门峡开过荒、种过地。
西迁后经过61年的艰苦奋斗,西安交大至今累计为国育才25万多人,培养出的33名院士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。2017年9月,西安交大入选国家一流大学A类建设名单,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,成为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。
刚西迁时,不少交大教师曾担心过两个问题,一是担心原先交通大学的力量有所削弱和分散,“大树西迁”后无法在西北贫瘠的土地上“存活”;二是担心学校迁至西安后,生源质量受到影响,科研攻关人才队伍上难免出现断档。
有西安交大的退休教师说,为增强学校的影响力,从西迁开始,学校教师每年寒暑假返乡后,很多都要去家乡的高中宣传西安交大。1956年,虽然正值迁校和全国首次统招,但前来西安报到的交大新生还是比1955年多了200人。当时的物理学教授殷大钧等许多人都认为,从平时的答疑中发现,新生的水平比过去有所提高。
“我们上一代是救国的一代,这一代是建国的一代,下一代是强国的一代!”胡奈赛感慨地说。虽然1994年就已退休,但她现在还是每天都到校园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上班,为青年教师搞好教学和科研出谋划策。“西迁精神需要一代代人去传承、发扬。”胡奈赛表示。
年逾耄耋的内燃机专业教授丘大谋,最近也打算去几家核电站看看,“体力活我是帮不上忙了,但我的脑力还能再发挥发挥余热,再为国家作点贡献”。
1400名当年从上海迁来的交大教师中,如今只有300多人还健在。其中的大多数逝者都长眠于黄土地下,用他们当年一起西迁的同事或同学的话说,这一代人是“献完青春献终生,献完终生献子孙”。
西迁过后61年,如今西安交大再度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定到西边:在西安以西,西安交大正在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,依托陕西省产业优势与西安交大多学科的人才优势,创建一个西部科技创新示范基地,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、高新企业孵化和规模产业核心技术的源头供给。
在中国西部,西安交大2015年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,并成为“新丝绸之路大盟”的发起主导学校。通过跨国协同创新攻关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贡献远见卓识和智力支持,成为学校新的历史使命。
“国家的发展目标就是西安交大的责任担当,把西安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,也是百年交大肩负的历史责任。西安交大将牢记使命、攻坚克难,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、作出更大贡献。”西安交大张迈曾说。(记者 许祖华 姚友明 陈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