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愿住70平米旧楼的航天巨擘 培养出5位院士bob客户端下载创造效益数百亿
bob客户端下载北京人,生于1928年11月15日,原籍江西都昌,毕业于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航空系。蜚声中外的结构疲劳专家,结构可靠性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,开创性地建立了航空结构寿命可靠性理论。创立了“疲劳统计学”分支学科,提出了我国的飞机结构寿命预测理论,成功地用于歼击机、强击机、轰炸机bob客户端下载、客机、运输机、直升机等20多种机型数千架飞机的定寿和延寿。将飞机的使用寿命从1000多小时/每架延长至3000多小时/每架bob客户端下载,经济效益达数百亿元,为保障部队的战斗力和飞行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不计其数的科学家将毕生精力贡献给科学事业,铸就了中国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的新局面。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结构疲劳专家高镇同就是其中一位。 11月15日是高镇同的90岁生日,他出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心楼。这位“90后”院士此前向北航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90多万元,用于支持学校教育和发展。如今,他已累计捐款200多万元给北航学子。
不少业内人士看来,高镇同等疲劳结构专家们的研究,最大的意义在于用一生的心血换来飞行员的生命安全。
1970年,驻河北邯郸民航20大队,一架“直5型”16号直升机坠毁,7名机组人员牺牲。 这场事故,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。航空工业部门立即召开动员大会,作为疲劳研究小组研究院的高镇同被任命为此次事故调查小组成员。在后续调查中,高镇同和同事发现,事故原因是旋翼系统轴颈疲劳破坏。 当时,我国航空工业才起步20年不到。由于底子薄,最早走的是以仿制前苏联飞机为主的道路。走仿制之路有个弊端,前苏联的飞机寿命是多少,就得按照这个“寿命”来飞。
据高镇同回忆,新中国成立初期,无论是引进生产还是自行设计生产的数千架飞机都未曾给出寿命,因而有些已服役20多年的飞机,由于结构疲劳破坏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。 飞机定寿、延寿的工作变得刻不容缓,也将结构疲劳研究提至新高度。 几年后,航空系统二十余个部门完成了一项飞机典型材料疲劳/断裂性能测试工程bob客户端下载。这不仅仅是为我国飞机定寿和结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,建立了中国自己的飞机典型材料疲劳/断裂性能可靠数据库,更重要的是,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结构疲劳领域学者和专家队伍,开创了中国飞机结构定寿延寿的新的科学研究领域。 整个系统工程是在高镇同的指导下完成的。在此期间,他提出了一系列概率统计分析方法,如疲劳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,经过18家单位和德国宇航院试用,已列为航空部部颁标准。 在此基础上,高镇同出版了《疲劳性能测试》和《疲劳应用统计学》,形成完整的疲劳统计学学科,至今仍指导我国结构疲劳可靠性领域研究。 这些研究成果如何变现?高镇同介绍,以某型号歼击机为例,当飞机的使用寿命从2000小时延长至3000小时,仅此一项就为国家增加产值约100亿元。 目前,飞机结构定寿和延寿经济效益已达数百亿,将数千架飞机每架飞机使用寿命从1000多小时延长至3000小时,为保证部队战斗力和飞行安全,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。
高镇同生于1928年。落后就要挨打,高镇同从小就立志好好学习,日后为祖国生产出飞机、大炮,抵御强敌。 1946年,高镇同考入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的航空系。当时中国几乎没有航空工业,大家普遍认为学航空“毕业即失业”。入学时二三十人的航空系,学生陆续转入其他系,毕业时只剩下4人,高镇同是其中之一。 高镇同曾透露,进大学第一年,他的英文仅考了60分。当时的北洋大学对英文和数学两科要求很高,除了国文,其他学科教材都是英文版,老师授课用英文,学生记笔记用英文,考试用英文答卷。 英语基础薄弱的高镇同只好将所有精力投入到英语科目,不久便获得巨大进步。在此基础上,高镇同又多学了德语、俄语两门外语,分别考了100分和99分。去年,在与北航00后学生的交流会上,89岁的高镇同谆谆教导:“学习外语一定要在你们这个年纪,一定要在大学打好外语和数学的基础”。 高镇同是北洋大学最后一届学生。他毕业后没多久,北洋大学就与河北工业学院合并为天津大学。
1950年,从北洋大学毕业的高镇同,先后到北洋大学、清华大学任教。1952年10月,中央决定,将清华大学、四川大学、厦门大学等八所高校航空专业进行合并,创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。25岁的高镇同从清华大学到北航,成为北航第一批教师。 最初,他被安排组建材料力学教研室。“当时我20多岁,给我的任务是建设实验室,我需要尽快建立起来。”高镇同坦言,由于学科刚起步,当时比较盲目,没经验也没人可问。
还好,俄文版的《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》帮了大忙,但上面介绍的各种试验设备、重型试验机,当时的国内工厂做不了。高镇同和同事们只好从两方面入手,一方面订购,一方面自己设计。 当时中国大学的力学材料实验室,基本都没有试验机,只有到洋行订购。1952年,高镇同特意到上海外滩的洋行,“我也没来过这种洋行,都是一套一套的房间,门口放着说明书。” 高镇同先是在门口小心翼翼往里瞧,看到在门外一个劲往里张望的高镇同,有外国店员耸肩,“这个boy在这里瞎看什么!” 高镇同说,此处的“Boy”是贬义词,他听得懂,却假装听不懂。很快,他与外国店员谈起了生意”,他们不仅惊讶于中国何时成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同时惊讶于高镇同还会说英文和德文。越聊越深入,洋人店员说不过高镇同了,便请他坐下,叫来了经理。
1964年,北航成立了结构疲劳研究小组,以高镇同为首,开始了对疲劳强度的系统研究。此后50余年,致力于抗疲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,高镇同带领团队通过多年研究,将个人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先进经验融合于数理统计学习中,形成完整体系。
今年11月15日是高镇同90岁生日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他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,朋友、同事、学生悉数出席。下午2点半,高镇同穿着西装,套一件米色大衣出现,与老朋友们一一握手。虽已到鲐背之年,他仍目光如炬,精神矍铄。
高镇同的学生人才辈出,有钟群鹏、陶宝祺、谭建荣、张福泽和闫楚良五位院士以及一大批知名专家、学者。从事教学工作近70年,学生无数,还培养了40多名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。 他要求学生不要在前人耕耘的土地上踯躅徘徊,要勇于探索超越前人,树立勇攀高峰的理想和信念,投入学科前沿的创新研究。高镇同说,他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使学生超过自己。 在北航,提到高镇同,即便是刚入学的新生,都能说出二三事。在北航人看来,高镇同是“北航巨擘”,高山仰止的存在。从上世纪80年始,高镇同就经常从工资里抽出一部分资助贫困学生。今年10月,他向北航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90多万元,用于支持学校教育和发展。如今,高镇同已累计捐款200多万元给北航学子。 目前,高镇同仍住在北航校区里一栋6层的老式楼房里,只有70多平方米。北航曾建院士楼邀高镇同过去住,但最终被他婉拒:“面积大的房子还是留给需要的同志,我的房子够住了。” 91岁的黄克智院士也出席了高镇同的“生日会”。他说,“有一个说法:60岁,70岁不稀奇,80岁多来稀,90岁还可以,100岁笑嘻嘻。我和高先生现在都‘还可以’,我想和高先生相约,一起活过百岁‘笑嘻嘻’。” 场上有人感动落泪,他们说,希望这些可爱的老先生们,不只是活到百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